|
51楼

楼主 |
发表于 2020-7-17 08: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7-16 23:00:17 记得2004年中芯国际在香港上市时,因股票已满仓曾向国泰君安香港贷了100万港币申购中芯国际,获配大概是1万股,香港贷款利息低不像这里躺着都能赚钱。中芯发行价2.69元,首日开盘最高2.55元,收盘跌8%左右。本人记得大概2-3天就割肉出局,连息带亏只输小几千。但之后竟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路跌至2008年0.106港币。 为了守住芯片高端人才,董事会的股权激励计划几乎一刻都不曾停息过。管理层几乎每月都要发几百几千万的股票,价格从最初的几厘几分到几毛几元(即使按2020年历史最高股价44.8港币,今年的股权激励价格区间也只有2.9-10元出头)不等,给予包括年薪百万以上的高管和人才的股权激励。上市后连年亏损至2012年后年连年赢利,上市后直至2019年账面盈亏相抵还亏2亿美金出头。今天港股中芯国际收盘价为28.75港币,下跌了25.23%,实际复权价仅为2.875港币(因2016年曾十股合一股,从未分红),这么多年过去了,目前市价仅比2004年2.69元的发行价高出0.20元不到。其长期投资价值在香港和垃圾股几乎没有区别。同一家公司在原来50多亿的股本基础上再发19亿多股,换个市场竟要按高于港股十倍左右的价格卖给A股市场,而50多亿港股今天的收盘价依旧停留在和2004年发行价几乎完全一样的价位,仅仅高出0.20元而已。如此大的价值扭曲怎样才能解释得通? 很幸运这次本人也中了500股中芯国际,开盘一分钟左右就毫不犹豫按90元的价格果断卖出成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