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权重蓝筹集体走强,中国移动、长江电力再创历史新高
2024-07-18 12:16:28 来源: 财联社
分享到:
一、【早盘盘面回顾】
财联社7月18日讯,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权重股集体走强,中国移动、长江电力再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涨超4%。盘面上,光刻机概念股开盘拉升,东方嘉盛、京华激光涨停,蓝英装备涨超10%。光伏概念股震荡反弹,艾罗能源、阿特斯涨超10%。网约车概念股探底回升,龙江交通、海马汽车涨停,天迈科技涨超10%。轨交概念股盘中拉升,通业科技20CM涨停。下跌方面,科技股持续调整,新易盛、德赛电池等多股跌超5%。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4114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93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成指跌0.24%,创业板指涨0.56%。
个股来看,今日早盘共19只个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封板率为72%,连板股为5家,其中交运股份、宏辉果蔬3连板,惠程科技、天宸股份、复旦复华2连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权重股集体走强,中国移动、长江电力再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涨超4%。
板块上,光伏板块震荡反弹,欧普泰、艾罗能源、阿特斯涨超10%,上能电力、德业股份、锦浪科技、中信博涨幅居前。消息面上,晶科能源、TCL中环、阳光电源三家光伏巨头集中释放沙特地区光伏项目合作消息。此外2024年前5月,中国储能电池累计出口量为8.4GWh,同比增长50.1%,尤其是5月,储能电池出口量达到4GWh,同比增长高达664%。
东吴证券近期表示,全球光伏主产业链集中在中国,光伏设备全面国产化。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在80%+,伴随中国光伏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后续仍可留意国产设备商出海机遇 。
光刻机概念股开盘拉升,蓝英装备涨超17%,东方嘉盛、京华激光涨停,同飞股份、张江高科、波长光电等个股跟涨。
全球光刻机巨头阿斯麦昨日发布了二季度报告,公司实现总营收达到62.4亿欧元,环比增长18.0%,同比下滑9.6%,超过了管理层给出的62亿欧元指引上限;净利润为15.78亿欧元,环比增长28.92%,较上一季度的12.24亿欧元有显著提升;毛利率保持在51.5%的较高水平。此外,阿斯麦还表示,2024年对半导体产业是一个过渡年,行业将继续在产能提升和技术方面进行投资。目前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劲发展,该技术正推动了大部分行业的复苏和增长,领先于其他细分市场。
智能网约车概念探底回升,其中龙江交通、海马汽车、兴民智通涨停,天迈科技涨超10%,大众交通、动力新科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上,近期萝卜快跑武汉市订单量大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总订单量已超过600万单,测试里程超1亿公里。而搭载百度Apollo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整车成本相较于五代车下降60%。
中信证券指出,随着国家与地方层面自动驾驶行业法规逐步完善,产业链各环节料将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后续可先行关注以下三大方向:1)路侧设备和云控平台头部供应商;2)智能驾驶头部零部件供应商;3)智能驾驶研发进展领先的主机厂。
此外,轨交设备概念同样于盘中走强,通业科技、今创集团涨停,鼎汉技术、研奥股份、铁大科技、交大思诺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
综合来看,今日早盘市场延续分化整理态势,其中权重蓝筹震荡走强,中国移动、长江电力再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涨超4%,并在其带动下指数层面展现出较强的承接动能。而盘面上,市场的高低切轮动仍在延续,光伏、轨交设备、光刻机等超跌低位板块相对活跃。而科技股方向则延续调整,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核心标的跌超4%。总体而言,目前市场整体仍以震荡结构看待为宜,但由于科技股延续调整,短线情绪仍相对偏弱。故应对上静待科技股短线风险充分释放后,寻找短线情绪的修复机会。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财联社7月18日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北京时间7月17日晚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高质量单晶样品,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 (bulk superconductivity),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这意味着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研究还发现该类材料呈现出奇异金属和独特的层间耦合行为,为人们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
2、《科创板日报》18日讯,台积电目前5/3nm制程产能利用率已达100%,其中3nm为应对各厂商需求加速扩产,下半年月产能将逐步由10万片拉升至约12.5万片。预计2nm最快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目标月产能3万片,随着未来高雄厂区放量,预计竹科、高雄合计月产能达12-13万片。 (dig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