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回复: 0

海通证券分析报告(15)

[复制链接]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8-10-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海风会员,享受更多便捷服务!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海通策略:美股如牛转熊对A股有何影响?
2018年10月14日 16:30

  【海通策略】美股如牛转熊对A股有何影响?(荀玉根、郑子勋)

  来源:股市荀策

  核心结论:①目前美国宏观背景与历史上美股牛转熊时有些类似,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企业盈利增速如放缓,高处不胜寒的风险将暴露。②短期而言,美股快速急跌影响A股情绪,中期美股如牛转熊,全球资产配置利于估值盈利匹配度更好的A股,且美股走弱利于缓和中美关系。③A股中期仍是反复筑底的格局,绝对收益投资者继续等待右侧,相对收益投资者优化结构,风格上坚持龙头策略,行业上消费银行优先。

  美股如牛转熊对A股有何影响?

  10月以来美股快速大幅下跌,受其影响9月18日开始的A股反弹提前夭折,上证综指跌破2638点,最低下探至2537点,最近一周累计下跌7.6%。美股未来将如何演绎?美股如果牛转熊对A股有何影响?本文对此展开讨论分析。

  1.    美股有可能出现牛转熊的拐点

  宏观背景看,美股牛转熊的狼烟已经悄然升起。10月初至今美股大跌,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6.4%,其中10月10、11日分别大跌3.3%、2.1%,美股下跌拖累全球股市,10月来恒生指数下跌4.9%、日经225指数下跌6.5%、欧洲STOXX50指数下跌5.2%、上证综指下跌7.6%。美股本次大跌是否可能是牛市转熊市的拐点?回顾历史,我们以标普500指数较前期高点下跌幅度超过30%、下跌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作为牛市转熊市的标志,我们统计1929-1933年大萧条后的美股历史,1942年开始第一轮牛市至今四轮牛熊周期:第一轮牛市是1942/05-1973/01,熊市是1973/01-1974/10;第二轮牛市是1974/10-2000/03(其中1974年-1982年小幅震荡上行),熊市是2000/03-2002/10;第三轮牛市是2002/10-2007/10,熊市是2007/10-2009/03;第四轮牛市是2009/03至今。回顾前三次美股牛转熊拐点(1973年、2000年、2007年)前后的宏观背景,我们发现均出现了经济增速回落、通胀高企的现象,而此时往往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第一次,1974年美股牛转熊时,美国经济处于滞涨期,实际GDP同比从1973Q1的7.6%下降至1975Q1的-2.3%,核心CPI同比从1973/02的2.8%上升至1975/02的11.7%,联邦基金利率从1973年初的6.5%抬升至1974/06的13.3%。第二次,2000年科技股泡沫后,美股一直下跌至2002年10月,期间实际GDP同比从2000Q2的高点5.3%下跌至2001Q4的0.2%,核心CPI同比从1999/12的1.9%升至2001/11的2.8%,联邦基金利率从1999/11的5.6%上升至2000/11的6.6%。第三次,2007年美股牛转熊主要由次贷危机引起,美国实际GDP同比在2003Q4达到4.3%后一直在高位维持至2006年,2007年开始下滑,08年加速回落,最终降至2009Q3的-3.1%,核心CPI同比从2003/12的1.1%上升到2006/09的2.9%,联邦基金利率从2003/12的0.9%上升到2007/02的5.4%。回顾对比目前美国宏观背景,美国经济从2016年中开始复苏,实际GDP触底回升至2018年中的2.9%,美国核心CPI已从17年底的1.8%上升到目前的2.2%,美联储从2015年底开始加息,联邦基础利率从15年底的0.1%上升到目前的2.2%,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从16年中的1.5%触底回升至当前的3.2%,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通胀上升的担忧。

  微观角度看,美股估值处于高位,企业盈利增速如放缓,高处不胜寒的风险将暴露。估值方面,前三次美股牛转熊的顶点,有2次估值处在很高的位置,1973/1/11市场见顶时标普500指数PE(TTM,下同)为19.5倍,处于1954年以来(可追溯的最早数据)从低到高88.5%的历史分位;2000牛转熊时市场于2000/03见顶,标普500指数PE为30.6倍、位于99.96%的分位;2007/10/11市场见顶时标普500指数PE为17.4倍、56.7%的历史分位。目前标普500指数PE为21.1倍,处于1954年以来79.5%的分位,高于2007年的56.7%而接近1973年的88.5%,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企业盈利增速如放缓,高处不胜寒的风险将暴露。从微观企业盈利来看,前三次美股牛转熊时企业盈利均出现恶化:1973-74年美股下跌时标普500EPS(TTM,下同)同比增速由1973Q4的29%下降到1975Q4的-18%;2000-2002年科技股泡沫破裂时,标普500EPS同比增速由1999Q4的15%下降到2002Q1的-22%;2007-2009年美股下跌时,标普500EPS同比增速由2006Q3的18%下降到2009年Q3的-34%。美股本轮盈利改善始于16年,主要受益于特朗普推进基建及减税新政,标普500EPS同比增速由2016Q1的-4%上升到2018 Q2的19%,而2000年以来标普500EPS同比增速均值为7%,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为24%,目前19%的增速已处于高位。进入2019年后,特朗普减税政策边际效应递减,贸易战影响企业出口,叠加美联储加息抬升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较高的利润增速恐难持续。




  2.    美股下跌对A股的影响

  短期而言,美股快速急跌影响A股情绪。10月以来美股下跌,尤其是10月10日、11日美股快速大跌再度拖累A股, 9月18日的反弹行情提前结束。为何美股跌会影响A股?主要原因是2016年以来外资已成为A股主要增量资金,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已从16年初的2.8%上升至2018/06的6.4%,持股规模仅次于公募基金的9.1%与保险公司的7.9%。18年以来外资流入加速,陆股通北上资金月均净流入16年为51亿元、17年为166亿元、18年前9个月为269亿元。外资加速入场的同时内资规模萎缩,去杠杆大背景下资管新规使得股市资金面偏紧,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仓位由18年初89%下降到2018/10/12的84%,保险资金配置股票和基金的比例从18/01的13.4%下降到18/08的12.4%,私募、基金专户、信托等其他机构的规模均持续萎缩。内外分化下外资对股市的影响进一步凸显,使得今年以来A股受外部环境影响几次向下跳空大跌。最近一周的美股快速下跌对全球股市的影响与2月初类似,2018/2/5-2/9当周美国非农数据引发加息担忧,美股连续大跌,标普500指数一周下跌5%,当周从A股流出的北上资金合计高达113亿,导致上证综指累计下跌9%。10月初至今美股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6.4%,上证综指国庆节后开盘至今累计下跌7.6%,同样也是北上资金大幅流出,10月以来合计净流出170亿。此外,目前中美贸易战仍具备较大不确定性,人民币兑美元破6.9,叠加国内降准,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引发市场担忧人民币继续贬值,多重因素影响A股投资者情绪。

  中期而言,如美股转熊对A股未必是坏事。A股与美股目前最大的差异是两者的估值处在不同的水平,美股处于历史高位,A股处于历史低位。10月以来美股大跌的本质是美股估值过高。美股本轮长牛起始于2009年3月,标普500指数至今累计涨幅312%,已超过上一轮牛市的涨幅。从估值水平看,以1954年为起点,标普500PE(TTM)均值为16.7倍,向上一倍标准差为21.5倍,目前为20倍,接近一倍标准差的位置,位于1954年以来从低到高的79.5%分位。相比之下,A股目前的PE、PB估值很低。前期报告《16年来的A股磨大底背景类似02-05年-20180809》、《A股估值底的含金量-20180829》分析过,中期视角看A股市场目前处于第五轮周期底部,估值已经与前几次市场底部相似,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512点、2005年6月6日998点、2008年10月28日1664点、2013年6月25日1849点时全部A股PE(TTM,整体法,下同)11.5~18倍,PB(LF,整体法,下同)PB1.5~2.2倍,目前PE为13.7倍、PB为1.5倍,处于底部区域。从分位来看,万得全A当前PE处于2005年以来历史分位数从低到高的16.4%,上证综指为17.6%,上证50为23.3%,沪深300为18%;万得全A当前PB处于历史分位从低到高的1.1%,上证综指为4.4%,上证50为14.7%,沪深300为7.5%。对比中美两国的证券化率(股市市值/GDP),美国目前证券化率158%,A股只有57%,A股与海外中资股合计才72%。随着A股纳入MSCI和富时罗素指数,如果美股牛转熊,全球资产配置角度,估值盈利匹配度更好的A股吸引力在上升。此外,从居民资产配置角度看,美国居民资产有32%配置在股票上,若美股走弱,财富效应将压缩居民消费,而2017年美国GDP中消费支出占比为68%,美国经济必将受到影响,这有助于缓和中美关系。




  3.    应对策略:行稳致远

  短期无需恐慌,中期反复筑底。短期来看,A股受美股大跌影响,情绪修复还有一个过程,也无需恐慌,毕竟A股估值已经很低,中期趋势还是取决于内因。短期国内政策面偏暖格局未变,10月7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四次降准,10月7日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财政部正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增值税改革的展望分析——财税改革系列(3)-20181010》中我们分析过,增值税大力度改革、温和改革两种情景假设计算,以2017年数据为基准预计减税规模为8906、3229亿,占增值税总额为15.8%、5.7%。此外,今年去杠杆大背景叠加股市下跌,中小公司融资难、资金压力大是个突出问题,近期有一些积极的相关政策出现。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2018年修订)》,关于募集配套资金的用途方面,相比老版本修改为“募集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目前深圳国资机构已与部分深圳当地上市公司展开合作,通过“建立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支持机制”和“设立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专项基金”从债权和股权两方面入手帮助上市公司化解化解流动性危机,首批逾20家获“救助”企业也已敲定。中期而言,我们维持前期观点,市场处于第五轮周期底部,形态上这次上证综指2638点以来的圆弧筑底背景更像02/01-05/06,即宏微观基本面趋稳、资金面偏紧,估值上目前A股PE、PB估值均已位于底部区域。市场现正处于反复筑底阶段,中期反复筑底的右侧需等待两个因素明朗:第一,确认盈利回落幅度到底多大。第二,资金面转折需等去杠杆出现拐点。绝对收益者可以等待右侧信号明朗化,对于相对收益者来说,A股估值已经处于底部区域,无需进一步降低股票配置,重点是优化持仓结构。

  龙头为首,业绩为王。16/2以来龙头策略持续有效,今年以来龙头股继续领先。按两种口径来测算今年龙头股表现:第一种是选取中信一级行业中市值最大的龙头股构建组合,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组合18年累计涨幅约-7%;第二种是选取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市值前三的个股构建龙头股组合,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组合18年累计涨幅约-10%,表现明显好于全部A股平均涨幅-31%和涨跌幅中位数-36%。前期报告《为何龙头策略有效?-20180920》中分析过,龙头策略有效原因之一是行业集中度提高使得龙头公司业绩更优,2018Q2的上市公司业绩数据显示,除能源以外其余行业龙头企业ROE(TTM)均高于全行业。龙头策略有效原因之二在于投资者结构机构化。2015年至今,A股散户投资者自由流通市值持股占比从49%下降到2018Q2的约40%,而内外资机构持股占比从23.8%提高到31.3%。相对于散户,机构投资者更偏好低估值、大市值龙头股。行业方面,消费和银行更优。当前中国宏观背景有类滞胀特征,18Q2我国GDP当季同比增速为6.7%,万得一致预期下18Q3、18Q4 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6%、6.5%,经济增速小幅下行。CPI同比增速7、8月连续两个月上升到2%以上,8月为2.3%,近期猪价、油价上涨,预计9、10月份仍将维持在2%以上。回顾历史,滞胀环境下必需消费品超额收益明显。目前消费板块整体估值盈利匹配不错,白酒PE(TTM)25.5倍,18Q2净利润增速(TTM口径)累计同比50%(下同),食品为29倍/32.5%,医药为28倍/31%。消费品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切换。此外,银行的估值盈利匹配度比较好,而且如果改革推进有助于银行估值修复。银行板块目前PB(LF) 0.87倍,18Q2ROE(TTM)为12.6%。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通胀快速高企引发货币政策从紧。
创建和谐社区,提升论坛人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海风股票论坛 ( 闽ICP备05030991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6 19: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