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券时报网分析报告(0324)

[复制链接]

超级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1 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海风会员,享受更多便捷服务!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收评:创业板指跌超2%,汽车、半导体等板块走低,海洋经济概念活跃
来源:作者:吴永芳2025-03-21 15:23
点赞
分享
21日,两市股指盘中大幅下探,沪指跌超1%失守3400点,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等跌超2%,场内近4300股飘绿。

截至收盘,沪指跌1.29%报3364.83点,深证成指跌1.76%报10687.55点,创业板指跌2.17%报2152.28点,科创50指数跌2.06%,北证50指数跌4.17%,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5802亿元。

盘面上看,汽车、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有色、券商、保险、医药、地产、酿酒等板块走低;海洋经济概念逆市爆发,石油、钢铁等板块上扬。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短期需要注意本轮春季行情时间及空间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结构上科技成长向顺周期高低切参照历史或仍有小幅演绎空间,但当前内需复苏仍以结构性为主,短期可继续适当再平衡,重视一季报景气方向,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

东兴证券认为,随着3月下旬开始逐步进入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披露期,市场更加关注基本面和业绩,一些题材性个股随着业绩披露会有回调压力,市场整体表现将会更加均衡,市场结构性不会只集中在两大核心热点上,以有色、化工为代表的周期性品种开始逐步走强,红利类个股表现有望重回升势,整体指数表现将会更加良性。

校对:王蔚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创建和谐社区,提升论坛人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23:14 | 只看该作者
重大突破,全球首款,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36只高增长潜力股请收藏







原创





梁谦刚







数据宝




2025年03月22日 12:26
广东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投资少烦恼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可穿戴设备市场注入了新动力。
全球首款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
据中国科学报,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获悉,该所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宣布,成功研发出一款革命性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重量小于3公斤,其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据该论文第一作者、自动化所副研究员戚自辉介绍,研究团队通过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的突破,成功将设备的功耗、重量降至进口商用设备的10%,且和现有传统商业TMS设备的刺激强度十分接近。在人体试验中,该设备成功诱发了手部和腿部的运动诱发电位(MEP),首次在自由行走过程中实现了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称,可穿戴rTMS设备在临床和科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它为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患者可在医院、家庭、工作场所甚至旅途中接受不间断、及时的治疗,实现随时、随地、随身的使用。其次,该设备为研究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全新工具,通过扰动大脑活动来研究行为或认知的变化,有助于验证自由运动过程中不同脑区的功能。
AI技术赋能可穿戴设备产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迎来颠覆性变革。一是产品形态上,新型可穿戴设备呈现隐形、轻量、柔性趋势;二是交互模式上,新型可穿戴设备将完全颠覆传统人机交互;三是技术路径上,新型可穿戴设备逐渐剥离手机生态,开辟独立的终端技术路线。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产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其研发和应用。在政策+市场双重驱动下,运营商应积极布局,强化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中的角色地位,在新型赛道上积极抢占和打造新的增长极。从目前落地应用情况来看,TWS耳机、智能手表、AR智能眼镜这三大主流终端产品都已经搭载了AI(人工智能)技术。
IDC预计,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6亿台,增长10.5%。预计到2028年底,出货量将增至6.46亿台,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随着科技巨头陆续推出相关新品,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无论是与智能手机更深度协作,还是剥离智能手机生态独立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涌现出的创新产品都值得人们期待。
36只概念股业绩增速可期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涉及智能穿戴的概念股多达170余只,截至3月21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3.24万亿元。今年以来,概念股平均涨幅10.19%,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其中8股累计涨幅超50%,包括汉威科技、翱捷科技-U、卓翼科技、弘信电子、长盈精密、利尔达、宜安科技、云鼎科技。

汉威科技累计涨幅110.51%,排在第一位。公司柔性微纳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可穿戴等领域。该股还涉及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氢能源等题材。今年2月27日盘中,该股创下近9年新高,最新收盘价较年内高点回撤17.98%。
未来增长潜力方面,据数据宝统计,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智能穿戴概念股有36只。3只千亿元市值的龙头公司入围,分别是京东方A、蓝思科技、科大讯飞。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3月21日收盘,上述36股中,9股滚动市盈率(PE)低于40倍,如华凯易佰、欣旺达、水晶光电、欧圣电气、快克智能等。此外,11股市净率(PB)低于3倍,如京东方A、风华高科、欣旺达、豪鹏科技、华凯易佰等。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谢伊岚校对:冉燕青
创建和谐社区,提升论坛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3
 楼主| 发表于 2025-3-22 23:23 | 只看该作者
外资大手笔加仓的绩优股,仅9只!







原创





郭洁







数据宝




2025年03月21日 18:59
广东
























数据是个宝数据宝投资少烦恼
北向资金持股数量较2024年三季度末呈现环比增长的有49股。
截至目前,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以及股权变动相关公告文件中,可以获取截至2024年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最新披露数据,有119家上市公司的2024年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陆股通身影,即获得北向资金重仓。
这119家上市公司共获得北向资金持股79.56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达3419.03亿元。分行业来看,119家公司中,目前来自电子、医药生物行业的个股数量居多,均有15家。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汽车、医药生物等7个行业的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居前,均超百亿元;其中电力设备、非银金融行业的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分别高达1456.97亿元和498.71亿元。
6股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具体到个股来看,29股的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超10亿元,其中6股持股市值超百亿元。
宁德时代的持股市值规模最高。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达1440.5亿元,较2024年三季度末持股市值提升171.26亿元。2024年四季度,北向资金加仓宁德时代,持股数量增加3765.38万股,持股比例提升0.96%。
此外,中国平安、福耀玻璃、药明康德、东方财富、海光信息的2024年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均超百亿元。

北向资金新进5股
据数据宝统计,持股变动方面,2024年四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呈现环比增长的有49股,其中5股为新进股,分别为华发股份、湖南裕能、悦康药业、尚太科技、极米科技。
其中,华发股份、湖南裕能的新进股数较多,分别获得2906.17万股和1112.43万股的增持。尚太科技、极米科技的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居前,分别为3.49%和3.3%。
除新进股以外,有12股2024年四季度获得北向资金增持超千万股,药明康德、宁德时代、东方雨虹、中兴通讯的增持数量居前,均超3000万股。
药明康德的持股数量增长最多,2024年四季度获得北向资金加仓9048.25万股,持股数量增至2.34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9.35%。
从持股比例来看,福耀玻璃、东方雨虹、宁德时代、中国巨石的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居前,均超10%。9股北向资金持股比例环比三季度末提升超1个百分点,药明康德、汇通能源、东方雨虹、中科三环的持股比例提升幅度居前。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平安银行、天地科技、海油工程、国投电力等2024年四季度遭到北向资金减持。中国联通、平安银行的减少数量居前,环比分别减少1.7亿股和1.05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下降0.58及0.54个百分点。

9只绩优股获北向资金增持均超500万股
结合业绩数据来看,不少2024年绩优的个股获得北向资金增持。
9只绩优股获北向资金超500万股增持,增持数量较显著。其中,中国平安的净利润规模居首,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8%至1266亿元,现金分红连续13年增长5%。2024年四季度,北向资金对其增持1821.24万股,持股比例提升0.17个百分点。
英洛华的业绩增幅最高,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09亿元,同比下降0.67%;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76.52%。公司内挖潜力节流增效,外拓市场开源提质,实现磁材产品销量超6200吨,同比增长15.12%。2024年第四季度,北向资金对其增持1306.90万股,持股比例提升1.15个百分点。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何予校对:祝甜婷
创建和谐社区,提升论坛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18:20 | 只看该作者
罕见连续12日上涨 本周大涨13.7%!A股这一板块爆火
2025年03月23日 08:05 来源: 证券时报·e公司 10人评论61094
K图 BK0818_0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市场热点方面,新能源概念贯穿全周,可燃冰板块罕见连续12个交易日上涨,本周有加速上扬的趋势,板块指数合计大涨13.7%,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本周,A股震荡调整,北证50全周累计大跌7.39%,创业板指、科创50也均创1个多月来新低,上证指数3400点得而复失。周成交7.75万亿元,连续第3周缩量,为春节后最低周成交(完整周)。

图片
  虽然市场有所震荡,但两融资金进场热情依然高涨,全周合计融资净买入逾227亿元,连续第7周净买入,融资余额近来屡屡创近10年来新高。电子行业获得逾42亿元净买入,机械设备行业、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均获得超20亿元净买入,汽车、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等行业也都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仅石油石化、银行等少数行业两融资金小幅净卖出。



图片
  另据数据统计,机械设备行业本周获得逾2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汽车行业获得逾105亿元净流入,家用电器行业、电力设备行业、国防军工行业、公用事业行业均获得超30亿元净流入。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全周净流出逾173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逾121亿元,传媒行业、通信行业、计算机行业、食品饮料行业也均净流出超50亿元。

  市场热点方面,新能源概念贯穿全周,可燃冰板块罕见连续12个交易日上涨,本周有加速上扬的趋势,板块指数合计大涨13.7%,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成交较上周激增逾1倍,创3年多来最大周成交。其中,海默科技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20%涨停。

图片
  风电板块指数也连续3周上涨,创近10年新高;核电核能板块指数日K线连续15日收阳线,亦创近10年新高;地热能本周每个交易日都飘红,创7年多来新高;生物质能连续7周上涨,创2年半新高;光热发电、绿色电力等板块本周均有所上涨,并都创阶段性新高。

  近来,新能源领域利好消息不断。本周,中国能建在北京举办“新型能源体系高端论坛”,旨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方向,分享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研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共同探讨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论坛上倡议,聚焦“AI+能源电力”系统发力,深入推进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与能源电力全产业链系统融合,贯通“能源+”“绿色+”“数智+”产业基座,持续深化“四大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14.56亿千瓦,规模首次超过火电,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42.8%。

  此外,2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太平洋证券称,AI大时代给新能源产业链带来变革性机会。在未来AI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与AIDC、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把产业链的成长空间打开。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指出,业绩期市场更容易出现观望情绪,尤其估值处于高位时,业绩期的“去伪存真”,板块表现面临分化。“真景气”不惧扰动,而业绩兑现低预期的高估值概念则面临退潮风险。2005年以来4月、10月业绩期,阶段高市盈率指数跑输低市盈率指数的概率在60%以上。但并不意味着高估值板块必然回调,业绩是股价的试金石,超预期兑现反倒有可能成为行情再度上攻的催化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创建和谐社区,提升论坛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海风股票论坛 ( 闽ICP备05030991号-1 )|网站地图51La

GMT+8, 2025-4-3 09: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